淮安外国语学校应急防震减灾演练和紧急疏散演练实施方案
一、指导思想
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力度,强化学生安全教育,提高学生应急应变能力和自救自护、安全撤离的能力,保证学校平安校园工程的实施,确保学生遇到重大突出事件能有效的、安全的撤离,最大限度的减少伤亡。
二、演练目的
通过紧急演练,使全校师生掌握积极避难的正确的方法,熟悉学校紧急疏散的程序和路线,确保在灾难发生时,学校应急工作能快速、高效、有序的进行,从而最大限度的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,特别减少不必要的伤害。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学生听从指挥、团结互助的品德,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自护能力。
三、演练组织机构和分工
(一)领导小组
总 指 挥:朱建文
副总指挥:傅 俊 陆怀珍
成 员:吴寿健 田学银 张明根 王 健 田宝贵
(二)教室室内指导组
成 员:各班班主任
组长职责:
1、“警报”(防空警报声)发出后,带领学生迅速有秩序地疏散到指定的“安全地带”。
2、班主任要自始至终跟队,密切关注演练现场,维护活动纪律,防止意外发生。
(三)疏散线路沿线工作组
1、教学楼
负 责 人:吴寿健 田学银
成 员:各班班主任以及演练时相
教学楼 |
地点 |
责任人 |
地点 |
责任人 |
地点 |
责任人 |
教学楼三楼 |
北楼梯 |
王志嘉 |
中楼梯 |
陈仕洪 |
南楼梯 |
程三宝 |
教学楼二楼 |
北楼梯 |
张三平 |
中楼梯 |
董兆国 |
南楼梯 |
汤晓春 |
教学楼一楼 |
北楼梯 |
郭傲 |
中楼梯 |
吴军 |
南楼梯 |
汪涛 |
教学楼北出口 |
杨广清 |
教学楼南出口 |
孙歆 |
2、综合楼
负 责 人:张明根
成 员:各班班主任以及演练时相
综合楼 |
地点 |
责任人 |
地点 |
责任人 |
综合楼三楼 |
西楼梯 |
孙银峰 |
东楼梯 |
杨学宽 |
综合楼二楼 |
西楼梯 |
翟佩龙 |
东楼梯 |
李迎新 |
综合楼一楼 |
西楼梯 |
王灌南 |
东楼梯 |
赵一鸣 |
综合楼南出口 |
庞应虎 |
|
|
各负责人以及成员职责
(1)负责人将
(2)老师合理调节学生疏散的进度,特别防止过度拥挤造成踩踏事故。
(3)处理学生疏散过程中的偶发事件。
所有工作人员及班主任必须提前3分钟到达指定地点。
(四)避难场所指挥工作组
操 场 组
组 长:田宝贵 成 员:顾 侬 徐贵勇 倪 娣
职 责:
1、组织师生在指定位置避险。
2、稳定师生情绪、维护秩序,减少不必要的伤害。
(五)后勤服务保障组
组 长:傅 俊 成 员:陆怀珍 周 舟
职 责:全面负责演练准备、组织全过程;统筹协调、调度各小组工作。对整个演练负总责。其中周舟兼任信号员。
疏散领导小组工作:
1、召开学校领导、年级主任、班主任会议,周密部署演练的各项环节和各项工作。
2、对参加演练的负责人员提出明确要求,明确分工,责任到人,负责到底。
3、全体人员提高安全意识,听从学校统一指挥。
4、年级主任调度本级部、班级撤离顺序,安排科任老师定岗维护安全秩序,保证学生安全撤离。
5、指定演练方案,制定评估标准,组建评委,拿出评估成绩,纳入班级评估考核。
6、班级做好演练前的安全常识教育,让学生懂得演练的意义,了解演练中的注意事项和应采取的保护措施。
7、各班主任演练后做好活动记录,上交德育处,搞好班级总结,保证安全教育。
8、德育处做好演练记录,做好总结,按照成绩,进行奖励,做好广播宣传。
9、具体事宜见演练方案。
10、做好音像资料的拍摄和收集,连同总结上报市教育局、市民防局。
摄像:龚成林 拍照:葛猛 新闻:汤余颖
四、演练安排
1、内容:(1)应急防震减灾演练;(2)紧急疏散演练
2、对象:全体师生
3、时间:
五、演练准备
1、如何识别防空警报信号。预先警报:鸣36秒,停24秒,3遍为一个周期;空袭警报:鸣6秒,停6秒,15遍为一个周期;解除警报:连续长鸣3分钟为一个周期。
2、首先使全体教职工明确应急疏散演练的任务和注意事项。
3、演练前班主任动员,让学生熟悉应急疏散方法和应该注意事项,讲明演练的程序、内容、时间和纪律要求,以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,同时强调演练的预防性、模拟性练习,并非真正的应急的疏散,以免发生误解而引发谣传。
4、演练前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到达的“安全地带”进行仔细的检查,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,消除障碍和隐患,确保线路的畅通和安全。
5、组成相关工作小组,确定人员,明确职责。
六、演练要求
1、不要惊慌,听从指挥,服从安排。
2、保持安静,动作敏捷、规范,严谨推拉、冲撞、拥挤。
3、按规定路线和时机疏散,不得串线。
4、年级组、班级严密组织,认真对待,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。
七、演练程序
1、启动程序
总指挥在学校广播系统中宣布:老师们,全体同学,淮安外国语学校应急防震减灾演练和紧急疏散演练马上就要开始,请大家做好准备,各就各位。
2、教室内应急避震演练
(1)9月30日上午9:30——9:45全市防空警报同时鸣响。(若听不到或听不清防空警报信号时,信号员发出“防空”警报)
(2)上课老师立即停止授课,转而成为教室演练负责人,立即告知学生“地震来了,不要慌”,并指挥学生迅速抱头,闭眼,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旁,尽量卷曲身体,降低身体重心,并尽可能用书包护住头部;最后一排靠墙的同学面向墙,蹲在墙角处。演练时间为一分钟。
(3)一分钟后,信号员发出解除“地震警报”信号。
(4)老师让学生睁眼抬头,并告知学生,地震已过,现在撤离教室,进入紧急疏散演练环节。
3、紧急疏散演练
(1)信号员发出“紧急疏散”信号。
(2)每班靠前后门的两位同学立即把门打开,教师迅速将学生分成两路纵队,并指挥其有秩序的出门。
(3)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有秩序的从楼梯向下撤离,并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,迅速撤离到预先指定的地点整队。
(4)各班级具体演练撤离路线见附表。
(5)教职工应就近楼梯下楼到操场集中;教学楼师生分别迅速有序到操场集中。
(6)结束演练
八、演练注意事项
1.听到警报声后要迅速起身、立即放下手中物品迅速撤离。要保持冷静清醒,做出正确判断,不要惊慌,不得大喊大叫,不得发布恐怖信息制造恐怖气氛。撤离时不要求穿着整齐,不要求清理桌面物品及携带其他物品。
2.沉着冷静、听从指挥。要匀速前行,与前面、左右的人保持适当的距离,自然成队,不得贴身挤行,不超越、不争先恐后慌乱奔跑。
3.撤离时要按照指定撤离路线,走安全通道,以最快速度撤离,不得等候他人,不得在楼道或走廊内相互拥挤、推搡,避免摔倒。
4.不得在大部分人向一个方向(如下楼梯或上楼,或在平地向一个方向)前行时停留,不得蹲下系鞋带或捡拾物品,更不得与人流方向逆向行进,要迅速撤离。
5.如跌倒或崴脚应迅速设法站起来继续前行,如果靠自身力量无法迅速站起,应大声向周围人群呼救“我摔倒了,请大家迅速停下了,请将我拉起来!”发现有人摔倒楼道,安全责任人、班主任应大声断喝“停止前进”。附近的同学要立即大声提醒周围人群停止向前,并迅速将其拉起,帮助其继续撤离,其他同学要绕行,不得围观、拥挤,更不得向前挤压;
6.到达疏散点:初一(1-4)班、初二(17、18)班——铜像广场(徐贵勇);初一(5-9)班——篮球场(顾侬);教学楼其他班级——足球场(田宝贵);初二(11、12)班、初三(1、2)班——文化广场(倪娣);综合楼其他班级——足球场(田宝贵)。到疏散点后各班要迅速点名,发现情况要及时汇报。到达疏散场地,必须整好队,保持肃静。体育老师负责整队、维持秩序、撤离,所有班主任要密切配合。
7.疏散顺序:先一楼,后二楼,再三楼;先靠近楼梯的班级,后其它班级。班主任要现场调控。
8.演练结束后,各班有序进班,收听广播讲话,班主任及时进行点评教育。
九、附图 附淮安外国语学校紧急疏散路线图(见附图)
- 上一篇:淮外举办精细化德育管理论坛[ 09-20 ]
- 下一篇:蓓佳娓娓谈读书 书迷痴痴沐书香[ 09-29 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