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6-2007学年五月母语积累(2)

1、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,从顶燃到底,一直都是光明的。—— 萧楚女

2、但愿每次回忆,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。—— 郭小川

3、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。 —— 车尔尼雪夫斯基

4、谁给我一滴水, 我便回报他整个大海。 —— 华 梅

5、君子在下位则多谤,在上位则多誉;小人在下位则多誉,在上位则多谤。 —— 柳宗元

6、对人不尊敬,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。 —— 惠特曼

7、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。 —— 杜甫

8、想不付出任何代价而得到幸福,那是神话。 —— 徐特立

9、木欣欣以向荣,泉涓涓而始流。——陶渊明《归去来兮辞》

10、落木千山天远大,澄江一道月分明。——宋.黄庭坚《登快阁》

11、非无江海志,潇洒送日月。    ——杜甫

12、求学的三个条件是:多观察、多吃苦、多研究。 ——加菲劳

13、已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。——《论语》

14、秋风吹渭水,落叶满长安。——唐.贾岛《忆江上吴处士》

15、人真正的完美不在于他拥有什么,而在于他是什么。 —— 王尔德

成语积累

星期一

词目

 

跋山涉水

发音

bá shān shè shuǐ

释义

跋山:翻过山岭;涉水,用脚趟着水渡过大河。翻山越岭,趟水过河。形容走远路的艰苦。

出处

《诗经·鄘风·载驰》:“大夫跋涉,我心则忧。”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八年》:“跋山涉水,蒙犯霜露。”

示例

同样的青春,同样的年龄,有人~,为改变祖国一穷二白的面貌而感到莫大的幸福。(魏巍《路标》)

词目

不塞下流,不止不行

发音

bù sè xià liú,bù zhǐ bù xíng

释义

指对佛教、道教如不阻塞,儒家学说就不能推行。现比喻不破除旧的、坏的东西,新的、好的东西就建立不起来。

出处

唐·韩愈《原道》:“然则如之何而可也?曰:不塞不流,不止不行。”

示例

不把这种东西打倒,什么新文化都是建立不起来的。不破不立,~。(毛泽东《新民主主义论》)

词目

拔树寻根

发音

bá shù xún gēn

释义

比喻追究到底。

出处

元·无名氏《碧桃花》第一折:“俺那里有的是秦人晋人,你可也休将咱盘问,则管里絮叨叨拔树寻根。”

示例

雪娥恐怕西门庆来家~,归罪于己,在上房打磨。(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二十六回)

词目

不失时机

发音

bù shī shí jī

释义

失:耽误,错过。时机:具有时间性的机会。不错过当前的机会。指办事要抓住适宜的时间和有利的机会。

出处

示例

这时离国共分裂还有两个月,如果……努力去做,还~。(周恩来《关于党的“六大”的研究》)

星期二

词目

白首穷经

发音

bái shǒu qióng jīng

释义

直至年纪老了还在钻研经籍,犹言活到老,学到老。

出处

《元史·张特立传》:“壬子岁,复降玺书谕特立曰:白首穷经,诲人不倦,无过不及,学者宗之,昔已赐嘉名,今复谕意。”

示例

青春作赋,皓首穷经;笔下虽有千言,胸中实无一策。(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四十三回)

词目

笔扫千军

发音

bǐ sǎo qiān jūn

释义

形容笔力雄健,如同有横扫千军万马的气势。

出处

唐·杜甫《醉歌行》诗:“词源倒流三峡水,笔阵横扫千人军。”

示例

这些年他的作品虽然数量不多,但篇篇都是~的力作。

词目

博士买驴

发音

bó shì mǎi lǘ

释义

博士:古时官名。博士买了一头驴子,写了三纸契约,没有一个“驴”字。讥讽写文章长篇累牍而说不到点子上。

出处

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勉学》:“邺下谚曰:博士买驴,书券三纸,未有驴字。”

示例

词目

避实击虚

发音

bì shí jī xū

释义

指避开敌人的主力,找敌人的弱点进攻。又指谈问题回避要害。

出处

《孙子·虚实》:“兵之形,避实而击虚。”

示例

星期三

词目

班师回朝

发音

bān shī huí cháo

释义

班:调回。调动出征的军队返回首都,指出征的军队胜利返回朝廷。

出处
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一百回:“后主(刘禅)下诏,宣孔明班师回朝,”

示例

词目

拔山盖世

发音

bá shān gài shì

释义

盖世:超越天下人,世上第一。力能拔掉大山,形容力大勇猛,当代无比。

出处

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,自为诗曰:‘力拔山兮气盖世,时不利兮骓不逝。’”

示例

则~之雄,几乎其为若敖之鬼矣。(明·张岱《募造无主祠堂疏》)

词目

拔山扛鼎

发音

bá shān gāng dǐng

释义

扛:双手举起。拔起大山,举起重鼎。形容力气很大。

出处

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力能扛鼎,才气过人。”又:“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,自为诗曰:‘力拔山兮气盖世,时不利兮骓不逝。’”

示例

汉祖入关破秦而楚后之~,力大过人。(宋·邵雍《皇极经世绪言》第二卷)

词目

博识多通

发音

bó shí duō tōng

释义

博:广博。识:学识。通:精通事理。指学识广博,精通事理。

出处

示例

星期四

词目

板上钉钉

发音

bǎn shàng dìng dīng

释义

比喻事情已经决定,不能改变。

出处

示例

词目

把素持斋

发音

bǎ sù chí zhāi

释义

把:遵守。斋:斋戒。指信佛者遵守吃素,坚持戒律。

出处

元·无名氏《女姑姑》三折:“念佛心把素持斋,不食荤啖柏。”

示例

人人善念看经,个个~。(明·无名氏《万国来朝》第一折)

词目

杯水车薪

发音

bēi shuǐ chē xīn

释义

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。比喻力量太小,解决不了问题。

出处

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今之为人者,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。”

示例

有新债未动毫分的,除了承许夏鼎三十两外,大有~之状。(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七十四回)

词目

百世不磨

发音

bǎi shì bù mó

释义

名垂久远,永不磨灭。

出处

《后汉书·南匈奴传论》:“千里之差,兴自毫端,失得之源,百世不磨矣。”

示例

吾立子名,百世不磨。(唐·韩愈《送穷文》)

星期五

词目

褒善贬恶

发音

bāo shàn biǎn è

释义

对好人好事加以赞扬;对坏人坏事加以斥责。指分清善恶,提出公正的评价。

出处

宋·邵博《闻见后录》:“君子为小人所胜抑者,不过禄位耳。惟有三四寸管子,向口角头褒善贬恶,使善人贵、恶人贱,善人生、恶人死。”

示例

词目

杯酒释兵权

发音

bēi jiǔ shì bīng quán

释义

释:解除。本指在酒宴上解除将领的兵权。泛指轻而易举地解除将领的兵权。

出处

宋太祖赵匡胤为了防止出现分裂割据的局面,加强中央集权统治,以高官厚禄为条件,解除将领们的兵权。

示例

词目

百卉千葩

发音

bǎi huì qiān pā

释义

常比喻事物丰富多彩,景象繁荣兴盛。

出处

明·无名氏《紫微宫》第二折:“仲冬佳节景堪褒,百卉千葩逞艳妖。”

示例

词目

不二法门

发音

bù èr fǎ mén

释义

不二:指不是两极端;法门:佧行入道的门径。原为佛家语,意为直接入道,不可言传的法门。后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。

出处

《维摩诘经·入不二法门品》:“如我意者,于一切法无言无说,无示无识,离诸问答,是为入不二法门。”

示例

历观战史,水战用火攻,是颠扑不破的~。(高阳《清宫外史》下册)